近日,院线电影《老师您辛苦了》新闻发布会暨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举行。这场以 “致敬师者、传承教育” 为核心的文化实践,通过电影艺术与教育主题的深度融合,搭建起传递师道精神、赋能教育文化传播的全新平台,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文化反哺的责任担当。
潮汕教育工作者与影视新锐的跨代创作
原著作者孙培举(潮安沙溪人)深耕教育三十余年,其化学教师生涯为故事提供真实基底:“希望通过银幕呈现教师群体的平凡坚守。” 总出品人周三福(潮阳籍)与制片人孙慕仪(孙培举之女,潮州籍)形成 “乡贤资源 + 专业创作” 组合。作为上海嘉利仪影业创始人,孙慕仪 2018 年沪漂创业,以多部院线作品成为上海影协最年轻会员,其 “光影反哺乡土” 的理念与项目初心深度契合。
(左一:电影导演陈星池 中间总出品人:周三福 右一:出品人、制片人:孙慕仪)
(左一,演员:李健 右一,小说原著作者:孙培举)
潮汕电影史的百年坐标
潮州庵埠人陈波儿作为中国电影奠基人,曾以《桃李劫》等作品书写抗战光影;“中国电影之父” 郑正秋(潮阳人)以《孤儿救祖记》开创社会问题剧范式;1928 年上海 “远东第一影院” 大光明电影院亦有潮州商人投资印记。这些历史坐标勾勒出潮汕与中国电影产业的深厚渊源。孙慕仪表示,与导演陈星池合作、邀实力派演员李健担纲主演,正是延续这份 “文化传播基因”,或将为国产教育片提供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潜力的创新样本。
光影为媒:构建教育与文化的时代对话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电影是承载时代精神的重要艺术载体。该项目以 “师者” 为叙事核心,聚焦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奉献故事,通过银幕语言具象化呈现师道传承的精神内核。活动现场,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,影片将扎根乡土文化土壤,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还原教育一线的温暖瞬间,既展现师者以青春灌溉桃李的育人情怀,也通过电影艺术唤起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,是 “用光影致敬教育火种、以文化反哺社会发展” 的积极实践。
多方聚力:共筑尊师重教的社会共识
启动仪式上,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强调,电影《老师您辛苦了》的诞生,是贯彻落实 “教育强国” 战略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具体行动。从项目构想落地到正式启动,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形成协同合力 —— 既有对文化反哺乡土的政策引导,也有乡贤群体助力文化事业发展的热忱支持,更有影视行业以专业力量赋能教育主题创作的匠心实践。这种 “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专业运作” 的模式,为文化项目与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创新范本。
主创团队代表在发言中透露,影片将以 “小人物、大情怀” 的叙事视角,挖掘平凡教师岗位上的不凡故事,通过镜头语言诠释 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” 的时代内涵。从剧本打磨到拍摄筹备,团队深入教育一线采风,力求以真实细腻的表达引发观众情感共鸣,让师者精神通过光影力量得以广泛传播。
仪式启新:点亮教育文化传播的光影征程
启动仪式现场,随着倒计时结束与启动键的按下,象征教育火种与光影力量在大屏幕绽放,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创作阶段。活动特别设置 “师者致敬” 环节,邀请优秀教师代表登台,通过孩子们的感恩礼赞,具象化呈现 “尊师重教” 的传统美德,让现场嘉宾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背后无数师者的默默耕耘。
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访谈中,文化界、教育界代表围绕 “电影艺术如何赋能教育文化传播” 展开深度对话。与会者一致认为,该项目以电影为媒介,打破了文化传播与教育实践的领域壁垒,既为弘扬师道精神提供了创新载体,也为探索 “教育 + 文化” 的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尝试,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象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。
此次项目启动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创作启程,更是一次以文化力量赋能教育发展的社会行动。随着影片后续创作的推进,其传递的师者精神与教育情怀将通过银幕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场域,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、推动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持续释放正能量,为建设教育强国、文化强国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